当前位置:主页 > 作文指导 >

天机织云锦,韵文妙点睛

  天机织云锦,韵文妙点睛
 
  榴红五月,湘赣皖长郡十五校第二次联考,语文作文题目为给“最美奋斗者”写信。优作出炉,研习得分从52分到58分的35篇优秀考场作文,致信钟南山、袁隆平两位院士的占据大壁江山,在人物事迹相同、解读“奋斗”内涵相似的情况下,作文如何脱颖而出,以亮点吸引阅卷老师?除却书写美观、层次清晰、比喻妥帖,文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35篇之中,有一美句,引用三次:
 
  把所有的夜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同时还有韵文巧妙点缀文首、文中、文末。比如:
 
  一代师表甘做蜡炬明亮,三尺讲台培育桃李成蹊。
 
  ——《给于漪老师的一封信》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
 
  ——《身负青囊,剑指远方》
 
  洒下粒粒稻米,宛若点点星光,汇聚人间星河。以吾滴滴努力,跨越众多高山,同阅祖国山川,展望红日东升。
 
  ——《粒粒稻米,点点星光》
 
  济苍生勇逆行中华医者,送英雄今凯旋轩辕铭记。拳握古今,肩担日月,锻自烈火,履过薄冰。
 
  ——《无畏逆行自奋斗,栉风沐雨显担当》
 
  除去第一篇没有拟写正标题,二至四篇所拟标题均为对称句式。第一句话出现在篇首,评价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功业,给全文定下深情赞颂的基调;第二句引用自《水浒传》,意即虽隔甚远,亦能相聚;心虽寸许,肝胆相照,生死与共。高度评价钟南山院士的国士之风对自己的影响。第三四句置于文末,或照应标题,或彰显主旨,收束有力。韵文的巧妙点缀,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强了文章艺术感染力。
 
  这种写法,在古典章回小说中常见。以选入高中教材的名著选章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前有定场诗: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宝玉出场,以两首词似贬实褒宝玉的叛逆精神: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开端结尾处及文字紧要处,说书艺人不断站出来,以诗为评,直接对人物与事件发表评论,褒贬是非,起到证实、隐括(矫正)、暗示、描摹、劝戒、强化的作用。
 
  置于文末的韵文,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推文更是形成特色,以“这正是”引出:
 
  团结战胜疫情,文明制度其里;
 
  理性审慎笃行,温暖春天可期。
 
  ——《冬天必将过去,更需要人心的成长》
 
  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
 
  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
 
  ——《多“烧脑”才能少“挠脑”》
 
  脱贫攻坚志更坚,不忘初心为人民。
 
  热血岁月刻山河,一片丹心献扶贫。
 
  ——《记得他们的,不只是万里山河》
 
  浩渺深空,路长且漫;
 
  接力“长征”,任重道远。
 
  ——《胖五家族上新,中国的“空间站时代”还会远吗》
 
  腾虚凌空凭栏眺,火了景点,红了栈桥;建章立制监管好,游也平安,乐也逍遥。
 
  ——《网红玻璃桥,还能红多久》
 
  疫情居家坐,书籍避难所。岁月不蹉跎,人生向开阔。
 
  ——《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评《都挺好》《安家》《欢乐颂》屡现奇葩妈妈:
 
  不如俗套才能高于现实,
 
  不落窠臼才能跳出范式。
 
  评中国科考首次南海发现鲸落:
 
  沉于大海作养分,万物相伴共与成;
 
  渺渺孤舟何所栖?守住平衡是本真。
 
  评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战火硝烟杳然远,唯闻流失文物声。
 
  河清海晏逢盛世,当奏千古传颂音。
 
  赞90后、00后乐观与奋斗:
 
  英雄莫问出处,战士何须年长;
 
  九零零零奋起,青年堪当栋梁。
 
  写直播给湖北带货:
 
  直播疫情一相逢,便释放磅礴力量。
 
  发展若计久长时,又岂能闪躲退却。
 
  以上韵文,形式不拘,或对联,或绝句,或小令;每句字数从四言到七言不等;风格或活泼,或典雅;或大笔写意,彰显精神,或情理融合,言简意赅;语句晓畅,铿锵悦耳。
 
  在欣赏、揣摩基础上,学生尝试拟写韵文,或用作标题,或整句收尾,从课堂生成的作品看,操作简单,完成迅速,且有助立意。
 
  课堂时间有限,省却分析过程,采用现成评论《繁简之争,你写汉字还是漢字?》,隐去最后韵文,由学生补充。原文如下:“学习传统文化,简繁别再吵架。语文基础教育,简体理应当家。”
 
  学生拟写,三五分钟即成。作品选登如下:
 
  1、时间更秩继续,字意心中知晓。
 
  不论繁与简否,方便明了即好。
 
  2、人有人的变化,字有字的变迁。
 
  若顺应时代也,则无需强求之。
 
  3、纸上得“繁”觉己浅,
 
  觉知识字要“简”行。
 
  4、今我繁体应犹在,简汉更是锦添花。
 
  5、删繁就简三秋树,千年雕版始新芽。
 
  存菁去芜觅新路,汉字文明再出发。
 
  6、由繁深未测,从简方易知。
 
  7、汉字文化古博深,总存现象繁简争。
 
  哪方更得君之意,简体美字遍地生。
 
  8、繁体达意存先古,简化通字顺潮流。
 
  9、繁简之争何如断,有承有改是新生。
 
  10、减繁体以达启智,推简体以谱新篇。
 
  11、汉字传承数千年,时至今日又换篇。
 
  语言文化存生命,何必辛苦年复年?
 
  12、繁体字承历史文化,
 
  简化字扬时代心声。
 
  13、“繁”为千年底蕴,“简”为时代新章。
 
  14、千年古字传今世,
 
  时代有需当变更。
 
  15、字有繁简,识有难易;
 
  不论其形,皆为通意。
 
  既有捷径,何不从简?
 
  韵文使用,妙在点睛。通篇使用,耗时太多,不适合于时间紧张的考场,同时过于斟词酌句,追求句式整饬,可能造成以文害意。可以在进行审题训练和标题拟写时采用。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