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作文指导 >

当我们写作文时,我们在“思考”什么

  上一篇,我们讲到“积累好词好句”对写作水平不起决定作用,也讲到“架构力”的问题。这次,我们就讲讲什么情况下“积累好词好句”才会起作用。
 
  其实仔细想想,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积累的词汇,优美句段并不少。那为什么它们偏偏在你写作文时“请假”,让你的大脑一片空白呢?其实,这是因为你不会把一个个华丽而单独的词语很恰当地排列出来,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你也不能让一个个精彩万分的句段来帮你表达你要的中心。这是一种架构能力——构造词语和句子,让它们表达你的思想的能力。
 
  那怎么样才能拥有这种“架构能力”呢?答案就是——“思考力”——用思考力来连接“好词好句”和“架构能力”。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思考”的魔力吧!
 
  学生习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园博园门口有数不清的铜像,有将军、农民、皇上。
 
  这是一句不具体、不生动地表达。句子结构单一,词语没有表现力。
 
  现在该“思考”上场了。首先,你要思考怎么让这个句子结构不那么单一,于是,在你反复读这句话时,你发现了改进的切入点——“将军、农民、皇上”。这是一个列举,凡是列举,都容易改成“排比”的结构。就这样,“思考”帮你解决了“结构问题”。
 
  要想将“将军、农民、皇上”变成排比的结构,就需要找一些词来形容“将军”、“农民”和“皇上”。这个句子就变成了“××的将军”、“××的农民”和“××的皇上”这样的排比结构。接下来,你的“思考”就会去你头脑的“词语库”中搜寻合适的词语,为了让表达更具体,你的“思考”还会主动寻找“四字词语”。而且你的“思考”还会贴心地替你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将军”、“农民”和“皇上”都是指铜像,因此,最好找形容其仪态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但是,此时的“思考”做了这么多,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可以让它先去休息一下,拿出手机,打开百度,百度一下。你输入关键词——形容将军的词语——就会出来很多描写将军的词语,你要从中找出形容将军仪态的四字词语。此刻,我用手机搜索到一个十分恰当的词——威风凛凛。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也轻而易举地找出了形容“农民”和“皇上”的四字词语——饱经风霜和傲睨万物。
 
  威风凛凛的将军、饱经风霜的农民、傲睨万物的皇上。读起来还是怪怪的,“思考”会提示你换换顺序试试——傲睨万物的皇上、威风凛凛的将军、饱经风霜的农民。如果把口语化的“皇上”改为“皇帝”这个词,看看怎么样:
 
  园博园门口矗立着数不清的铜像:有傲睨万物的皇帝、有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有饱经风霜的农民……
 
  这样修改,就做到了“具体”和“生动”。爱动脑筋的你,学会了吗?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