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作文 > 议论文 >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转折当头(范文)

  • 议论文
  • 2020-10-26 20:00
  • 字数:4830字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思维情境,考生构思立意时必须默认这一前提,置身试题设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换句话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社会和时代潮流中,是否也是无能为力的?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积极有为?这是考生所处的思维情境。
 
  2.写作任务的限制。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谈对“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考生写作时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不可为”和“无所为”的,那应该怎么办,文章要表达的是面对客观世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从个体角度立意,可以思考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要敢于直面惨淡对人生,对抗不公的命运,选择张海迪、史铁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伟、朱丽华、陶勇医生等作为论据。从集体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华为企业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时启用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面对美国打压阻挠时,积极在其他国家开拓海外5G市场;也可以写海尔、格力等企业当初跌入低谷时如何积极应当等。从国家角度立意,可以写我国面对新冠疫情积极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我国如何在美国的打压下超越发展;也可以回顾当初我们在日本侵略时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的历程等。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本题属于思辨类题目,材料提供了一个具有思辨色彩的问题,引导考生去思考与回答,符合“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面对生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比如挫折、失败,比如疾病、车祸,比如旱灾、蝗灾、凉山森林火灾,比如地震、海啸,再比如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等,我们是听之任之,还是积极应对、有所作为?显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勇敢面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磨难,如何掌握好生活之舵,让它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前行。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无一不是这样。试题引导考生由关注自我、完善小我展开思考,进而拓展到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具有极强的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
 
  切题立意:
 
  1.积极行动,追求美好未来。
 
  2.直面惨淡人生,改变不幸命运。
 
  3.人生不能因挫折而甘于平凡。
 
  4.刚健有为,用个人奋斗撬动时代发展。
 
  5.面对磨难,勇敢作为。
 
  6.积极有为才能迎来转机。
 
  7.因势利导,定有转机。
 
  范文:
 
  投向未来,改变自己就是最美的存在
 
  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给文学界传达了一种理念,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最终解释权,读者对于作品的解读才最重要。
 
  这听上去很伤感,世界知名的大文学家,连自己孕育的精神产品都做不了主,更别说社会中的芸芸普通人,好像更没法决定自己在世间的去留。这么一想,个体的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场景切换、社会变迁更是完全无能为力,时代的“微尘”下,每个人都很卑微。
 
  真的是这样吗?
 
  2020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人类社会置于危难之中,很多人的命运轨迹被改变。有稳定工作的人突然失业,猝不及防下面对中年后的再就业;有信心满满创业的小商户遭遇重大打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有莘莘学子无法回校,遗憾中结束了大学生涯……很多事情往往给人一种命运的悲观感和生活的无力感。但在面对惨淡的洪流之时,总有人在自不量力地还手。
 
  身患重病,仍在疫情期间每日休息不到3小时“连轴转”的张定宇医生;面对复杂雷场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的杜富国战士;把论文写满高原,高山瓦砾中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钟扬教授……发现没有,他们从不强求对事情的掌控感,面对人生中的意外转折总是选择点燃自己,尽力而为,能起多少作用,就做多少事。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现在的社会是功利的焦虑社会,每个人都处在“剧场效应”之中,一旦有人要“站起来看戏”,就会引发群体效仿,竞相竞争。家长比孩子,学生看成绩,职场较进步,每个人都在焦虑的莫比乌斯环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大可不必如此,提一句形而上的建议,请在自己的诗意里栖居。
 
  王阳明一生多次被贬谪,数次被发配到当时的“世界边陲”,但他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是怎么思考困难的,王阳明觉得“仁心无外”自然能够“涵盖乾坤”。说到底,社会中漂泊,每个人都要“不假外求”,我们的意义都不在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改变自己。
 
  萨特曾言:“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小小星辰,在天体物理的世界里渺若尘埃,面对星轨运行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在自己的星球里,每个人都是巨无霸,一束小小的星光也可以照亮一片黑暗。
 
  只要志存高远,永无止息,就可以说一句“仁在其中矣”,努力的过程,奋斗的经历才是意义所在。至于外界的毁誉、评价,最终的失败、成功,应该看作清风拂面,不需要去在意了。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请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用执念于必须做到什么。只请一猛子扎进自己的理想,向前奔跑,不用回头。你做的所有努力,不一定结出一颗香喷的果实,却一定开出一朵特美的花。
 
  【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论点式题目——投向未来,改变自己就是最美的存在。然后来一个名人事例引入,“世界知名的大文学家,连自己孕育的精神产品都做不了主,更别说社会中的芸芸普通人”,照应材料吸引读者提升阅读兴趣。其次,通过第三自然段“真的是这样吗?”一转,开始正面阐释。联系生活实际,使用近在眼前的疫情事件,充分证明观点“但在面对惨淡的洪流之时,总有人在自不量力地还手”。接下来铺排一组新颖而典型的事例:张定宇医生、杜富国战士、钟扬教授……得出“不强求对事情的掌控感,面对人生中的意外转折总是选择点燃自己,尽力而为”这个结论。行文过程中注意了过渡,自然严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观点,名人名言增强说服了真实性,,比喻论证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结尾“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请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用执念于必须做到什么”既明确了论点,又具有启发号召性。
 
  【素材】
 
  (1)世事轮回,浮生若梦,兜兜转转,柔肠百结,清风明月揽入袖,春雨冬雪梦一回,历尽沧桑,还是选择相信,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有人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个体的命运,数盈则亏,物极必反,在有识之士那里,生命过往中的很多转折都是可以预见的,甚至是可以掌控的。不是吗?当年的诸葛孔明生逢乱世,虽是世家子弟,出身琅琊望族,但命运的变故意想不到,他三岁丧母,八岁丧父,随叔父诸葛玄辗转豫章、荆州等地投亲奔友,而十七岁上叔父又亡故了,这才有了少年诸葛亮携弱弟在隆中村的十年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但诸葛亮的隐居却是在静待天时、积累才德和经营人脉,他常常抱膝长啸,自比管乐,好为《梁甫吟》,他仰观俯察,未出草庐而知天下三分,所以二十七岁出山后扭转乾坤,两朝开济,奠定了蜀汉大业,也成就了智慧化身的千古美名。
 
  (2)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发展也是这样,面对各种转折,预见和应对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事物发展的进程看似势不可挡,实则转折背后都是有一些量变的积累的,见微知著和待时应机都需要眼界、气度、胸襟和心力的修炼功力,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推动时势,回看历史风云变幻,正因为有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脊梁的不懈努力,人类文明的进程才会浩浩汤汤,如火如荼。还是鲁迅说得到位,“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的存在早已印证了历史的法则,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任何转折,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面对匈奴变乱的猝不及防,苏武没有张皇失措,他想的是民族尊严和志节大义。面对变法引发的变迁和倾轧,羁身乌台和贬居黄州的苏轼也没有颓废,反而激发了无与伦比的才情德政。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覆水难收,毛泽东却发挥了领袖人物的超凡魄力,拯救中国革命走向了全面胜利。
 
  (3)当然,我们是凡人,但平凡不全是普通,我的字典里有几个词语:顺天、应运、知命、尽志、随缘、服老。这也许是我应对世事轮转的心得,与世浮沉,自得其乐,理性地掌控自我,积极地应对万物。人生不外乎进、立、退三个字,进要有生气,立要有风度,退要有尊严,也许这也是珍视生命的无力之有为。无力和有为也可以是自我的判断,明代的吕坤说,掷发于地,虽乌获不可使有声,投核于石,虽童子不能使无音,他人岂能轻重我哉?自轻重也。
 
  (4)欧阳修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他以后唐庄宗的身得身失为例证,说明了人力在社会变迁和转折中的决定作用,而天命之所归只不过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终结性评价。有人说,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我则认为,事物发展进程的重要转折大部分是人力使然,群体的力量也好,个体的成功也好,加快进程的转折源于天心民意的势在必行,化解危局的转折则得益于英雄的力挽狂澜,大显身手。
 
  (5)秦朝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大有作为却用力过猛的短命王朝,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贾谊《过秦论》说的很清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贪暴让民心尽失,民力凋敝,民不堪命,民命就是天命,所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隋炀帝的贪暴也不含糊,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弄得焦头烂额,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李世民父子南征北讨,终于尘埃落定。顺应历史转折的汉唐两个朝代其德政是符合天心民意的,也加快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6)所以,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有很多转折中的人力成就才能纠偏归正,运行大道。天道循环不是偶然的,大部分主客观因素都是局中人的掌控优劣决定的。所以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更是前车之鉴。当人力的正负因素累积,历史进程转折的机遇和条件就具备了,积极的人力发挥作用,转折的达成又推动时势进入了新的历史循环。
 
  (7)可以这样说,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都不是意外,人力不可小觑,而度劫转运更加指望人力的功德圆满,一个人的作为或许无力,无数人的作为就会推动时势,英雄人物的加入则会创造历史。文明的进化、科技的进步、政治体制的变革、经济格局的运行都不例外,所有转折的台前幕后,所有进程的转弯抹角,处处显示的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新的世界,新的时代,新的人。鲁迅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敢于拿来,才是不随波逐流,才是敢于作为。朋友们,勇敢地应对命运的转折,于无力处用力,在无为处有为,你将会做出无愧于世界、时代和生命的不俗成绩。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