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作文 > 议论文 >

校园科技节开幕式演讲稿:育有用之才 助民族振兴

  • 议论文
  • 2021-03-31 09:12
  • 字数:1376字
  文题
 
  材料一: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材料二:从钱老之问至于今天,十六年逝者如斯,中国科技长足发展,急起直追,成果振奋人心。“天问”巡天,“蛟龙”潜海,“嫦娥”月宫挖土归来,“北斗”苍穹笑看神州,“天眼”宇宙搜寻信号…中国科技的明天是星辰大海。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启中国科技诺奖先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成果,都是对“钱学森之问”交出的答卷。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在校园科技节开幕式上,围绕“钱学森之问”这一主题畅谈你的感受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育有用之才助民族振兴
 
  1819班杨子睿
 
  指导教师:徐昌才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晚年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这道题目并非教育界的新题,它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培养有用之才,助推民族复兴?
 
  同学们,身为这个命题中的主体,这样的场景你可曾熟悉:老师布置的选做题熟视无睹;一道题目做出一种解法就不再思考......这样的场景汇集起来,便成了钱老口中“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别的不说,单是邻国日本每年诺奖获得的人数便足以让我们汗颜。
 
  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同学们面对应试教育体制下与几十万同龄人交手的挑战,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企图用多一点的分数换取名为“幸福人生”的奖卷。科学被分数绑架,受人青睐的不再是发现、探索、深入研究的喜悦,而是快速解题、高效拿分的快感。长此以往,同学们创新性思维受到打压,循规蹈矩之辈渐起;另一方面,报表上的指标数据使老师、学校、家长乃至教育主管部分两股战战,纵有“为学生减负”“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想法,当看到某超级中学魔鬼式管理成效颇丰时,也难免不眼红心热。我们的教育并非培养不出人才,而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教育资源间产生了供需不平衡,进而陷入内卷的怪圈。
 
  但同学们亦不必为此过度恐慌,台海危机中不知踪迹的国产导弹已成历史,中国科技声威渐起,其势难当。当同学们受困于难题,心生退意时,不妨想想比我们年长几岁的中科院天才少年曹原,区区二十几岁的年纪在美国《自然》杂志发表数篇理论文章,被西方媒体盛赞“来自中国的石墨烯魔法师”。有了崇高的“少年不负凌云志”的志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我们的同学中很难没有如曹原般经天纬地,在科学领域做出一番成就的人。其次,社会的大力支持也令我们对解答钟老之问充满信心,且不说西湖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落地,单是学校领导对这次科技节的无条件支持便让人看觉温暖。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竭尽所能,钱老之问方不会成为中国教育的尴尬。
 
  同学们,当“蛟龙”入海、“天眼”观天、“嫦娥”探月时,你是否热血沸腾?愿同学们积极投身祖国科技有用之才,成为助推民族复兴的一分子,告慰钱老在天之灵,以中国科技的璀璨成就骄傲地告诉他:“我便是祖国培养的有用之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