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作文 > 议论文 >

金钱在左,人性在右

  • 议论文
  • 2020-04-13 11:10
  • 字数:1262字
  金钱在左,人性在右
 
  雅礼中学1810班刘婉
 
  从刚学会用贝壳交换物品的古人开始,对于人性与金钱关系的思考和讨论逐渐成型伴随人类至今,成为了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毕竟抛开了风花雪月的浪漫,每个人都要靠钱财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和权益。那么我们又应以何种态度正确对待金钱呢?
 
  让我们来看看儒家里的财富观。其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贫乐道,二是生财有道。
 
  孔子曾对其得意弟子颜回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极度贫乏的经济条件下,颜回表现出的淡然安乐的生活态度着实令人钦佩。“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诸如此类言论还有许多,可以看出,儒家中认为一个人的理想形象“君子”应该具有的一个重要品质便是能够安于贫困。面对窘迫环境,一个人的态度最能体现其本质。小人此时会显得惶惶不安,焦虑急躁,不计一切手段只为摆脱贫困,那么在其坐拥钱财之后很有可能会被金钱冲昏头脑,洋洋自得而骄傲放纵;君子却会安贫乐道泰然处之,我们也可预见若有机会富裕他也不会抛弃谦逊等固有美德而依然心态平和。
 
  与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儒家并不反对个人财富,而是鼓励人民富裕。他们深谙“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道理,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富足是建立礼乐社会的基础。他们特别看重的是富起来的这个过程与方式,即“生财有道”。“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创造财富的途径和过程要对得起一个“义”字,生财不以其道,这是儒家思想所不齿的。
 
  综上所述,从古人的智慧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身处窘迫,应凭智慧能力走出困境;身处富贵,要心气平和仁爱有礼,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要认识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靠金钱为自己谋得生存和修为的提升。
 
  影片《西虹市首富》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中的王多鱼意外获得十亿钱财,只有当他一个月内将其花完才能继承太爷的三百亿资产,附加条件是不能告诉别人、不能摧毁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做慈善……..王一下被这10亿冲得头晕目眩,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当他签下契约的那一刻,他就成了金钱的奴隶,被束缚在太爷为他规定的条条框框里。而在女友被绑架时,他最终选择救女友,也就意味着打破了约定,失去继承资格。当他内心的天平偏向温暖的人性,他反而获得了自由的救赎------他通过了太爷的考验,获得继承财产。再反观《变形记》,萨姆沙的遭遇即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的社会现实,而他只能死于社会甚至至亲的排挤。当所有人嗜钱如命,萨姆沙代表的对亲情的关怀与担忧、对社会仍存的希望将彻底不复存在,所有人将变成钞票的印刷机器。
 
  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将无法停止,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题。而确定的是,至始至终我们都要做到在金钱面前不卑不亢,保持一颗清楚的心。当其与温暖人性冲突时,选择停留在人性一岸,以一片赤诚之心行走。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