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漠的女孩》读后感四年级

  《走出大漠的女孩》读后感
 
  西安高新第三小学四年级刘雨萱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伴随着曼曼那质朴的声音,歌声完结了,而掌声却响起了,而且接连不断。曼曼成功了!
 
  曼曼是《走出大漠的女孩》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之一,这本书是陈美丽老师根据真实改编后写成的,主要讲述的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罕台实验小学,陈老师注意到了一个名叫曼曼的女孩,入校时她简直就是老师们眼中的原生态“狼孩”。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曼曼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逐步成长为自信、开朗、活泼和坚定的美丽女孩。华丽蜕变得来实属不易,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首先,曼曼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她的妈妈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残疾人,爸爸虽然是正常人,但是不识字,不懂得与人交流,整天就知道埋头揽工干活,奶奶也从来不和曼曼沟通。要不是国家有扶贫政策,她们家连像样的房子都住不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缺失了父母爱的陪伴,更不要说入学前的知识启蒙了。
 
  其次,在入学的时候曼曼因为家庭原因识字不多,跟不上同龄孩子的学习进度,于是陈美丽老师给曼曼制定了一套专属于她的学习计划:期初从绘本阅读开始,经历学读、跟读到自己读,虽然慢一些,可是每天一点一滴都在进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在寒假和暑假都把她接到了自己的跟前,像她的妈妈一样照顾好曼曼的饮食起居,当然还有她的学习。这一点正好弥补了曼曼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和爱,成为了从家庭到学校教育的纽带。这样不至于到放假期间曼曼又回到那个没有办法交流、没有爱的陪伴的家庭后,致使曼曼的学校教育进度又回到原点。
 
  最后,在对曼曼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我的确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和神奇。当曼曼问陈老师“祝你幸福”怎么写时,陈老师鼻子酸酸的,心里体会到教育就是用爱收获爱的过程。尤其是对这样一个几乎没“教”过的“野孩子”,是需要无限耐心和细心的。看到干国祥老师写的《教育狼孩及其拯救》的文章时,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觉得干国祥老师写得很有道理。
 
  教育不是迎合,更不是放任,而首先是引领和陪伴。当我看到曼曼四年级写的《力量来自真正的愿望》时,觉得这和她刚入学时的情景真是判若两人。是呀,“岁月+教育”真是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孩子慢慢地成长,成长到让我们惊奇的模样。我觉得这得归功于这些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如果没有他们,曼曼就不会考上初中;如果没有他们,曼曼可能也会什么都不懂;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曼曼现在的奇迹!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神奇,它能够把一粒已经快腐蚀完的种子变成一颗完美的种子,它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脱盲,而且还可以改变人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加上合适的教育方式,只要坚持、自信,就会创造奇迹!
 
  (1064字)
 
  刘雨萱妈妈读后感:
 
  教育是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且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有两者之间的联系,且这个联系又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又是灵活的,难就难在它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或技术进行炮制,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随时要调整策略的。
 
  陈美丽老师笔下的曼曼就是一个典型的我们国家贫困地区孩子目前的教育现状。有了国家的精准扶贫,给了这些渴望得到教育的孩子们希望的前提,再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针对孩子们特点的适合的方法,加之耐心和细心。我相信像曼曼这样的孩子们一定会从教育中受益,进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这些都需要上至国家,下至父母和老师,还有周围能接触到这些孩子们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给予他们爱的鼓励,爱的宽容,也许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