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作文 >

浅谈“饭圈文化”

  作文题目(原创):
 
  (1)2021年4月28日晚,事关《青春有你3》选秀节目,一段为“打投”牛奶被倒入下水道相关信息,开始在社交平台中饭圈类博主内小范围传播。
 
  为选秀节目打投的牛奶,瓶盖上有二维码,一个二维码能投一票,为了给自己的偶像刷票,疯狂购买牛奶,只为了瓶盖上的那一个二维码。扫完二维码后,竟然雇人倒掉,那是新鲜牛奶,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已经倒掉了27万瓶。
 
  (2)饭圈其实就是粉丝圈子、粉丝群体的一个简称。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有人负责拍照修图发图,有人负责视频剪辑,有人负责其他人对自己粉丝的评论,有人负责转发和数据。粉丝们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种现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看来,是“饭圈文化”越来越强调流量明星与粉丝个体成长的“伴生性”,甚至将粉丝与流量明星打造成“老母亲养儿子”式的关系。
 
  (3)粉丝文化一直面临着污名化和病理化的批判,为了拯救自己的社会声誉,粉丝会选择追随偶像进行公益活动或是以偶像的名义进行公益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为自己,也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正名。在粉丝规模化的行动中,很多公益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真切地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4)很多人说起自己追星的目的——现实中有太多阻碍,使得我们没能完成梦想,而明星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被光辉笼罩着的,金钱、外貌、各类资源、生活状态,相比之下似乎连理想、人生目标的实现都离他们更近一步。他们活成了我们梦想中的样子。我们在无意识中会将他们的人生状态投射到自己身上,希望未来能一样优秀,这个投射形成的影子就成了鼓励的目标。所以,追星,其实就是在追自己、追自己的影子。
 
  为什么会出现“饭圈文化”?青少年为什么是“追星”和“饭圈”的主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觉得该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
 
  请通过对上面一个或者几个问题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浅谈“饭圈文化”
 
  高2008班彭睿宇
 
  “助威”“打榜”......新的专业用语层出不穷,新的明星名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至此,新的所谓“饭圈文化”已充斥人们的生活,这时常使人困惑难解又时常使人沉醉痴迷,颇感矛盾。
 
  “饭圈文化”的存在并不悠久,其实也不过粉丝班子为明星疯狂支持的种种现象,称其为“文化”未免有些不妥:一来,该现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底蕴,也不具有良好的影响力;二来,“饭圈文化”的存在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作用寥寥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更愿称它为“饭圈狂潮”而非“饭圈文化”。
 
  探其本源,这实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的伴随产物。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对于美好的追求,更愿意将自身投入到这个似乎充满梦想的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更有时间和精力以投入;互联网进步,则更为追星方式提供极大动力。“饭圈文化”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也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然而,随着追星行为从欢呼捧场到助威打榜,“饭圈文化”开始遭到社会的质疑与旁人的谩骂。为什么?还应当归结于“饭圈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倒奶事件”到网络大战,从“家产打榜”到攻击路人,“饭圈文化”的实现形式正逐步走向极端,追星者、饭圈女孩们宁愿助力偶像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又逼迫自己选择更低的生活水平,“辛苦劳动几个月只为一场演唱会”已成常态。对于病态的追星方式,追星者们仍乐在其中,但在旁观者看来,追星已不再是曾经单纯的美好,而转为了由公司和明星双方共同维系的商业漩涡,在“饭圈”中一次又一次地将所得利益推向高潮。
 
  由此,无论是沉迷于其中还是不以为然,将“饭圈文化”正确改良,打造为更加优质的娱乐体系才是最佳方案。为了打造更加健康、有积极影响力的“饭圈文化”,一方面,粉丝要注重自我行为,不狂热推举自家明星,不作出极端追星行为,不为追星影响公共秩序;另一方面,明星注重自我形象,塑造积极向上的公众人物形象,不一味依赖粉丝进行追星行为,只可适当进行利益获取。公司在该方面也应把握好分寸。同时也需社会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病态追星,建立良好的娱乐环境。
 
  只有将“饭圈”打造为更为优质的娱乐系统,才不失“文化”这一极具分量的名词。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