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岐山人的情怀

  臊子面——岐山人的情怀
 
  蔡家坡镇赵家小学五年级赵佳蓉
 
  美食之乡——岐山,我的家乡!她不仅孕育了勤劳朴实的岐山人,还用各式各样的美食让岐山人的味蕾与众不同。臊子面、擀面皮、搅团、醋粉、锅盔、麻花、炸油糕……可以说,各种美食异彩纷呈。但真正让我情有独钟,回味无穷的却是臊子面。
 
  传说臊子面发源自三千多年前的周朝。西周初年,岐山渭水河中,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搞破坏,残害百姓。周文王很生气,下令绞杀此龙。将士们与恶龙大战七日,才将其杀死。为了庆祝胜利,周文王就让厨子把龙肉做成臊子犒劳全军。众人食用之后,觉得鲜美无比,味道很好。再后来,做臊子的方法传到民间,人们就用猪肉代替龙肉,一直延续至今。
 
  每逢佳节的时候,只要是地道的岐山人,总是少不了要做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以表庆祝。臊子面味道浓郁,配菜很是讲究:油煎的老豆腐、摊到超薄的鸡蛋饼、泡到发亮的黑木耳、红里透一丝黄心的红萝卜、葱绿葱绿的蒜苗,再配上土豪金色的黄花菜,这高大上的搭配,就是光想想,都可以勾出人的哈喇子了。千万不要小看臊子面里那些个五颜六色的配菜,其学问可是很深的噢!木耳、豆腐代表寓意黑白分明;金黄的鸡蛋饼象征富贵;红萝卜红辣子代表日子红红火火;蒜苗寓意生机勃发。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了岐山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臊子面要想好吃,面与汤也是要绝对的讲究。面要薄、筋、光,味要酸、辣、香,汤要煎、稀、汪。汤要是能吃个回锅汤,那可就是一锅正宗的臊子汤了。
 
  如今,岐山人紧跟祖国日益富强的步伐,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了。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的岐山旅游业成为了宣传岐山的靓丽名片。我们岐山北有著名的周公庙,脚下是以臊子面著称的西岐民俗村;南有闻名的诸葛亮庙,脚下渭水永不停歇地缓缓东流,源远流长。慕名而来岐山的游客们吃上一碗臊子面,总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来一句“嫽扎咧!”这就是我们岐山的人文美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臊子面是首屈一指的招待客人的必备美食。
 
  几千年来,翻滚着的臊子汤成为了我们家乡一件美妙绝伦的美食艺术品。我不得不说一句,我的家乡是一座妥妥的美食之乡!
 
  老师点评:
 
  小作者通过描写臊子面的来历,以及不同食材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寓意,让读者们对臊子面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表达了小作者对自己家乡人民在国家大好政策的领导下,通过勤劳致富,不忘传承家乡美食文化的赞美之情!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