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
【清荷(下)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六(4)班王茜(第五讲优++)
孝,多么奇妙的字!“老”的上半部分加“孩子”的“子”,表示儿女托举着长辈,寓意孩子孝敬老人,奉养父母。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这句流传至今的话令我感受颇深。
孝之道,千古流传。自古以来,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关于孝的故事——“黄香温席”。相传黄香小时候非常孝顺父亲。夏天,帮父亲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凉爽,父亲可以睡得更舒适;冬天,天气寒冷,黄香脱下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好让父亲更暖和。黄香小小年纪便知体贴孝顺长辈让人们赞不绝口。因此,他被人们赞美“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孝心,其实就是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之中。不需要用空虚的话来说出所谓的孝心,而是用实际行动让父母感受到真正的孝顺。
古代还有一位大孝子,便是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汉文帝。刘恒对自己的母亲很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的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在这三年来,每天为母亲煎药、试药,并常常守在母亲身旁,给病中的母亲带去安慰和温暖。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刘恒就是这样,在母亲需要他时,不惜一切代价去陪伴、孝敬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孝之道,重在行动。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应该孝敬所有的长辈,要把“孝”用行动贯穿到各个地方。在家里,与父母意见不合,平心静气地讨论,不犟嘴,不发脾气;在学校,尊敬师长,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公共场所,对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公交车上让个座……孝不是只有通过一件件大事才能体现,而是真情下的心手相牵。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善待世界上所有的老人,心有大爱,心存感恩,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活得有价值,才能不辜负长辈和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精彩点评:文章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开篇便以“拆字法”诠释了“孝”的含义,为下文议论作铺垫;而正文所举两个实例皆在说明要身体力行去行孝,如果文章就此收束,只能说它是一篇好文,但还不是以发人深省,妙就妙在小作者笔锋一转,将“孝”由家中延伸到社会,传递了一种博爱的价值观,实属难得!
指导老师: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