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美”

  成子晴《生活中的“美”》六年级一班
 
  我还记得杨贵妃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也听说过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还知道貂蝉的“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但是,这些描写的都是外貌的美,可是人不仅要外表美,还要心灵美,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美。
 
  大年初八,我们全家去玉华宫游玩,在前往滑雪场的路上,需要乘坐一段时间的观光巴士,大家都蜂拥而上,最后,一位老爷爷被一位看似四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士搀扶着走上了车,而此时车上已经坐满了人。老人只好坐在了车前的储物盖上,一位大哥哥发现了,笑着说:“爷爷,您年纪大了,您坐这儿吧!我坐那边去。”于是,他自己坐在储物盖上。就在这短暂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的心颤动了!
 
  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人都倡导文明乘车,爱心让座。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倡导这种精神,不是让我们喊喊口号而已,而是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并且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样,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种“美”。“美”是文明的代表,“美”是品德的优化,“美”是一个人从头到脚,从皮毛到内心的修养。
 
  想必大家都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吧!其中的点评嘉宾我最崇拜的就是蒙曼老师,她是一个著名历史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虽然她没有娇艳的外貌,但是她有着渊博的知识,对古诗词的分析透彻,易懂,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言风格平易而灵活,引起巨大反响。这也正是一种美——知性美。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美”。比如老师,他教导我们学习,一心培养我们,这就是一种美——教育美;比如指挥交通的交警,他只是挥动手臂,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不说一句话,这也是一种美——无言美;比如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留下了数不清的汗水,这还是一种美——坚强美。
 
  美是一种道理,美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美德。美有很多种话题,每个话题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知性美,坚强美,教育美,诚实美,心灵美,无言美,虽然读起来十分容易,但是有的时候却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细细的揣摩,去纠正自己的行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些“美”,都等着我们去发现。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