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作文 >

清明遐想

  清明遐想
 
  长沙市一中岳麓中学王宇钖
 
  指导老师:杨留
 
  都说思念是一种病,潜伏期是你拥有之日,发作期是你失去之时。
 
  ——题记
 
  清明,一个很传统的节日,荒芜一年的坟头热闹起来,袅袅青烟飘荡在乡野中。这个中国人特别看重的节日,于我和我的家人,是一道怎么也逾越不过去的创口。
 
  距离清明还有几天,同学们就开始兴奋地聊起自己和家人的安排:趁着这个小长假,去乡下的老屋,追寻一下童年的回忆,然后到绿草青青的山岗上,给祖宗的坟头清理一下杂草,烧几炷香,磕几个头。然后与族中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畅谈美好。我默默地听着,一股抑制不住的哀伤在心头蔓延:那些热闹是他们的,我和我的家人什么也没有。
 
  早上上学,路过桥头,看到东边那块墓地上,青葱掩映不住来往的人潮。一些私家车安静地停在路边,暗示着他们专程远道而来,他们来拜祭自己的祖先,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根。没来由的,一种疼痛蔓延到指尖,我的鼻头发酸,泪水就这样不争气地流下来:无论怎样,这些人做的事,他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我永远都没法做。
 
  多年前的那个凄风苦雨的清明节,我的祖父和父亲匍匐在先人坟前泣不成声,他们细心地拔净周围的杂草,擦除墓碑上沾染的污泥,泪水和着雨水,挥洒在那个清明,那压抑的低沉的哭声,牵扯了多少人的愁肠。乌云翻滚,雷声轰鸣,漫山遍野的坟头,到处都是匍匐在地的身影,到处都是愧疚和不忍,到处都是疼痛和难舍难分。
 
  我的老家在秭归,秭归,“子归”、“子规”,那一声声“不如归去”,唱痛了多少移民的心。1995年4月20日,香溪镇向家店村121户434名移民收拾行囊,毅然登车,将世代祖居的老屋和孕育希望的橘园永远留在了身后。听惯了家乡的号子,看惯了江上的白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故土难离,旧居难舍!乡愁,如同截流的回水,无边蔓延;奉献,如同粒粒种子,遍撒天涯。
 
  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父老乡亲,是怎样凝望即将倾覆的屋顶?体味最后的悲壮?他们将忧愁的泪水洒在浩荡的江水上,然后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走出峡江。
 
  从1992年到2009年,秭归累计完成移民搬迁98425人,其中坝区移民2176人,库区农村移民47265人,城镇居民41219人,占地移民7765人;拆迁各类房屋275万平方米,确保了三峡工程顺利实施。
 
  三峡水库淹没秭归耕园地3万多亩,近10万质朴的屈乡儿女,忍受着抛家舍园的痛苦,承受着安家创业的艰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让家国命运与宏伟工程成为惊天壮举。
 
  29年了,屈乡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一个走向繁荣的新库区,留给人们的是福祉,留给祖国的是力量,留给长江的是安澜,留给历史的是丰碑!
 
  29年了,多少次梦回故里,多少人渴望叶落归根,不为别的,只期待能够在先人坟前再燃一炷香,再烧一锭纸钱,再用乡音深情地唤一声:“我们来看您了!”
 
  已经回不去了,深邃的三峡波平如镜,下面长眠着我们的祖祖辈辈,以及他们躬耕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园。我们已经没有了家乡,我们没有了寻根的资格与权利......
 
  我快步走开,任凭冷风吹散我的泪......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