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作文 >

独爱秦之声

  独爱秦之声
 
  县第三初级中学九(10)班董鑫龙
 
  “秦之声”一词语出“千古一相”——李斯的《谏逐客书》,意思是秦国的主张意见建议等,现多指流传于西北五省区的古老剧种——秦腔。
 
  秦腔是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与昆曲合称“百戏之祖”,起于西周,兴于唐而盛于明清。清朝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因而,秦腔又称“西秦梆子腔”“陕西乱弹”等。据有关资料考证,“秦腔”起源于岐(岐山)雍(凤翔)之地,唐代乐师李龟年首创曲调,流传各地,渐渐发扬光大。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这是外省人对陕西的基本认知。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陕”,我的家乡是旅游胜地周公庙所在的陕西省岐山县,这里是礼乐故地,周礼之乡,也是西府秦腔发源地之一。因受地域文化、祖辈影响和熏陶等,我从小便喜欢上了这一剧种,渐渐痴迷,连老师也说我这身段就是给秦腔的。
 
  小时候,只是跟着大人们看样子。在我的家乡,每年古历三月的周公庙庙会最为壮观,届时必定要邀请专业秦腔院团助兴演出。和鲁迅先生恰恰相反,我并不爱逛庙会,却独独陶醉于秦腔。我总是早早地便坐到戏台底下,眼巴巴等待好戏开演。伴着暴鼓“咚咚”,好戏开演了,家乡的人们总是很热情,每到精彩之处,他们绝不吝啬掌声。我也是,直起身,昂着头,神气十足地左右看看别人,然后又盯着台上,两手拍个不停,乐呵呵,好不满足。这时候,台上的每一位演员更加一丝不苟地尽自己所能,将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快看!老爷斩蔡阳了。”随着一声吆喝,我顺势望去。舞台之上,有一大将面如重枣,髯长七尺,头戴夫子盔,身着雁鳞靠,足蹬青龙靴,手持偃月刀,腰佩青龙剑,伴着鼓点,缓缓登台。不必说,那人便是关公。在他身后,有一老将急急奔来,那是蔡阳。他要为外甥报一刀之仇。二人打得激烈异常,一时难决胜负,这时关公使出拖刀之计,被蔡阳识破,关老爷因而恼羞成怒,抖擞精神,一刀将蔡阳斩于马下。随着一团火焰,蔡阳人头落地(舞台道具),关公提青龙偃月刀威武亮相。台下观众掌声不断,我跺跺脚,不禁赞叹:好不威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不满足于舞台上的表演。学习之余,我四处借阅资料,网络搜索,不断丰富相关的戏剧知识。我愈来愈体悟到秦腔的“内涵之美”:剧种多样,有历史剧、传统剧、现代剧等;题材丰富,或演历史兴衰,或劝人向善,或歌颂英雄等。现在的秦腔其内容大多紧贴时代发展,借历史鞭挞社会丑恶,褒扬人性良善,极具教育意义,如我们岐山县剧团创作的、由岐山籍国家一级演员丁良生领衔主演的秦腔新编历史剧《甘棠清风》。另外,秦腔十分讲究技巧,常见的秦腔绝技就有16种,耍伞、吹火、顶灯、击碗、踩跷、抱火柱、朝天蹬……这里面也有能引人哈哈大笑的滑稽的丑角表演,这些都雅俗共赏,极具观赏价值。
 
  我迷于秦腔,醉在秦腔。秦腔名剧《火焰驹》《三滴血》《血泪仇》《铡美案》《周仁回府》《赵氏孤儿》《三娘教子》等,我如数家珍。周末或假期,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每一次我几乎都没错过。直到现在,为我们岐山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开业而助兴表演的秦腔名家商芳会字正腔圆的声音还时常回响在我耳边——那天晚上我是挤到台前去的。
 
  我爱唱秦腔。学校好多次活动,大家都乐意推荐我表演秦腔,我乐此不疲。我觉得站在台上,面对全校师生能有板有眼吼一吼,这是释放,这是幸福,多么尽兴,多么爽快,这比做对一道数学题要过瘾得多。当这另类的表演赢得阵阵响亮的掌声之时,我觉得我爱秦之声值了。我参加了几次戏曲大赛,并且还取得了一点成绩。今年毕业班学习紧张,闲余之际,我仍会吼上几嗓子秦腔,它不仅是“解压神器”,更能治愈心灵急躁。
 
  生旦净末丑,百花齐放;唱念做打舞,生动传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以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为其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爱岐山,我独爱秦之声。
 
  老师评语:
 
  小时候,长大后,到现在。看秦腔,阅秦腔,唱秦腔。作品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独爱秦之声的种种表现和秦腔的相关知识跃然纸上。作者能认识美,欣赏美,体验美,爱岐山,爱秦腔,秦腔后继有人。作品中人物细节性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也值得称赞。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