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之骄傲的家乡

  我为之骄傲的家乡
 
  县中心小学五(3)班雷浩强
 
  地球那么大,我很荣幸出生在具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周公故里——陕西岐山。生于此,长于此,我为成长在传统礼仪之邦周文化的故乡而骄傲。
 
  妈妈说,我们岐山位于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西周肇基之地。自古以来,受周文化的熏陶,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沃,是人文居住的好地方。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世世代代、土生土长的岐山人。到妈妈这一辈,舅舅和大姨都去了广州工作和生活,只剩下妈妈依然坚守在美丽的故乡——岐山。舅舅和大姨虽然都在广州上学、工作,但他们的根永远在岐山。不管外面有多么繁华诱人和有多少山珍海味,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比不上故乡岐山,对他们来说,吃臊子面、擀面皮是永远铭记心间的美味和思念。就连从小在广州长大,现在在德国留学的表姐,每年都要回岐山过大年。她说,“不管在哪儿,说什么语言,我的根永远在岐山。”岐山永远是在外求学和打拼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
 
  爸爸说,我们岐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周王朝800年江山社稷肇基之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的美誉。名胜古迹周公庙,《诗经》中描写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道路两旁,桅杆上悬挂最多的就是“周”字,就连街道两旁的墙壁宣传栏里,也大多是关于周文化的历史内容和宣传。
 
  从小在具有如此浓厚气息的周文化氛围里成长,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从悬挂的“周”字,我仿佛看到了周公摄政,救乱践奄,于戎马倥偬之际不忘“制礼作乐”,不仅稳定了西周王朝的统治,更奠定了周文化尚礼乐、重德政的治国之本。从宣传栏里,我知道了古代世界各国为什么称我们中国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周先祖改革戎狄之俗,礼教治国,制定各种典章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宗法体系。
 
  我们岐山街道命名,都有周文化的元素,比如:礼乐大道、岐伯路、尚贤路、召公路等等。岐山处处都渗透着深厚的周文化底蕴。学校老师也会定期给我们播放和讲解周文化的历史渊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每每看到这些,都会使我们对岐山厚重的历史文化惊叹不已,让我们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岐山人的骄傲和自豪。
 
  越是古老的,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我们要保护和发扬的。岐山有如此得天独厚、得地独厚、得史独厚的文化资源,生为岐山新一代的我们更要保护和发扬它,让周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老师点评:
 
  小作者借爸爸、妈妈、老师等长辈之口,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家乡岐山灿烂的周礼文化和悠久历史,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变久远为可亲可见,一个令人骄傲的家乡图景跃然纸上,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构思巧妙,有层次感。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