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的奶奶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五年级孔维嘉(第五单元)
我的奶奶快七十岁了,可她眼不花,耳不聋,背也很挺。奶奶有许多优点,可就有一点儿不好,特别爱管闲事。
你看,我隔壁房的租户一家又吵架了。奶奶一听见声音,就又去管闲事了。原来邻居家叔叔喝多了酒,吐得满地都是,阿姨非常生气,就和他吵了起来。奶奶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把叔叔阿姨拉到一起,苦口婆心地劝说:“夫妻吵架没有隔夜仇,好好道个歉,以后不要这样了,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一边劝架,一边帮忙打扫污迹。劝了阿姨又去哄叔叔,直到他们俩停止“战争”。邻居们都说奶奶好,说她心地善良,不管别人遇到什么事只要能帮上忙的,不怕麻烦,不怕受委屈,也要去帮、去管。可是我不觉得,这不就是多管闲事吗?
奶奶除了管外面的闲事,在家里那更是管得多了。比如:不能吃烧烤的食物,不能喝甜饮料,多吃青菜等等。每天都管得特别多,让我少了很多自由。有一天,妈妈报听写,我写错了,把“瞑”字的“目”字旁写成了“日”字旁,奶奶听见了,便在一旁插话:“这个字我记得以前也写错过,还有几个爱写错的字,要多听写几遍。”我听后,直在心里嘀咕:多事,烦不烦啊!
但有两件事情,却改变了我对奶奶爱管闲事的看法。
上学期,学校要广播操达标大检查。那一天我起来晚了,背上书包匆匆忙忙去上学。快到学校时,听见有人在我后面喊:“孔维嘉,等一下!”我回头一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眼瞥见了奶奶的身影。只见她左手臂弯挂着我的校服,右手高高举着红领巾,扭动着身姿,一边步履蹒跚地跑着,一边高喊着我的名字。她来到我身边,全然不顾满头乱蓬蓬的银发和被风撩起来的衣裳,气喘吁吁地说:“我抢了一脚,错过红灯,不然还真的赶不上了。来,快穿上!”她帮我穿衣服,系红领巾时,我抬着头,看到她斑白的头发和额头上的汗珠,忍不住鼻尖发酸。系好红领巾,她才笑了笑道:“还好我多帮你看了一眼,不然不穿校服怎么上学?”晚上放学回家,妈妈打开手机看微信,那些早上没穿校服的同学被拍照上传挨批评了,我却躲过了一劫。我偷偷瞟了奶奶一眼,在心里说:嗯,今天这个闲事管得有点靠谱!
还有一次,妈妈同事女儿过生日,邀我们吃自助餐,走的时候奶奶一再嘱咐我:“别吃得太杂,喝太多冰东西!”我漫不经心地答应了。可一到自助餐厅后,我便把奶奶的话抛诸脑后,点了牛排、鸡腿、香肠……一大堆“美味佳肴”。我大口大口地撕扯着肉,喝着饮料,真爽呀!可是回到家后不久就肚子疼,去了好几次厕所。这时,我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唉,要是听了奶奶的话,就不会拉肚子,去医院打针了。
以前我很讨厌奶奶多管闲事,现在却喜欢奶奶“多管闲事”,因为我体会到了奶奶“多管闲事”里的热心快肠和对我深深的爱。
精彩点评: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小作者先是对奶奶的“多管闲事”很是不理解,充满了厌烦,这是埋下伏笔的“抑”;后来却因为两件事完全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深深体会到有奶奶“管”的好,这是情感转变的“扬”。而且小作者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也很出彩,奶奶赶来送校服的一幕尤其写得生动感人!
指导老师:张慧娟雷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