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作文 > 作文素材 >

【素材 • 热读 • 美文】世界读书日:与书相约,寻找你的诗和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至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崩拆之声,山林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梁实秋《漫谈读书》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
 
  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
 
  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地流着。
 
  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
 
  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
 
  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周国平《谈读书》
 
  忽然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首题画诗:“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曾经的读书人,如今显达了,藏书越来越多,读书却越来越少。弄那么多书籍做摆设,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文化风景”罢了。他们心里还是自卑的,生怕人家说他没文化——被人骂没文化,那是最大的耻辱。所以,他们硬要装出一副斯文、有文化的样子。
 
  我以为,读书应该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保持良好的阅读口味和品位,保持清醒的思维与思想,必然受益无穷。做人,为官,都一样。
 
  ——包光潜《遭遇书房》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