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致敬最美劳动者
周冰(曹县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三班)
指导老师:杨玉汉
在举国上下戮力抗疫的日子里,我时刻被那些奋勇抗疫的英雄感动着,也被那些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更被那些捐款抗疫的老人感动着,他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当国家有难时,他们毅然把自己的劳动所得倾囊捐出,助力国家,我发自内心地要向他们致敬——最美劳动者!
在居家抗疫期间,我天天关注着抗疫消息,一天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则新闻:江苏江阴73岁的徐婆姨以捡垃圾为生,为助力抗疫到村委会足足捐了9000元,这笔钱对徐婆姨来说着实来之不易。徐阿婆平时省吃俭用,每个月只有330元的固定收入,平时要靠着捡垃圾补贴家用,这9000元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村委会出于善意委婉拒绝了徐阿婆的善款,可她却因被拒绝捐款而焦急地嚎啕大哭,并哀求如果不收下就坚决不离开。这么多的捐款,不知道阿婆要弯多少次腰,但无论生活多困难,她仍不忘受苦受难的同胞,这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在戮力抗疫,为国分忧,在为国家最大程度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一位在四川双流彭镇的环卫工人李大爷,拿着他五年的积蓄捐出10071元,只留下那句“请帮我带到武汉”转身便走。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这些光辉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平凡的劳动人民。
还有我们小区的一位老爷爷,他经常早起捡垃圾,天天四五点钟就开始工作。有一天我好奇地问他:“爷爷,您看起来也是70多岁的人了,以前也没见过你,怎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反而工作呢?”老爷爷缓缓地回答道:“以前在我女儿家没想着出来,现在国家有难,我也想做点什么。现在国家正缺钱,我天天扫地能赚几十块,虽然微不足道,但总比窝在家里一分钱不捐要强。”望着他躬身捡拾垃圾的瘦弱身影,我不由得对他产生出无限的敬意。是呀!心中始终装着家国情怀,必然迸发出炽热的大爱,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怎能不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呢?
他们收入不多,却怀有为国分忧之心、解难之情,能在关键时刻彰显出大善、大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国家增添力量,用辛勤的汗水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叫担当,我带着感恩之心由衷地要向他们——最美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