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哀痛的一夜(4篇)

  学校:佳木斯市光复小学
 
  年级:五年六班
 
  指导教师:杜洪娜
 
 
  哀痛的一夜
 
  王乙涵
 
  那一晚,毛主席躺在床上彻夜未眠,总能想起儿子毛岸英。
 
  毛主席回想小时候的岸英,那可爱的模样使主席的嘴角微微上扬,但是一想到他8岁就入了监狱,在监狱里生活再想到岸英和岸青出狱后因为母亲牺牲了,在外面捡垃圾、睡地洞、被人打……一直到15岁,无依无靠整整7年啊!想到这里毛主席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再回想后来,他把岸英一次又一次的送出去锻炼他,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毛主席现在想想都觉得如果当初把他留在身边呢?会怎样?但很快,主席意识到他的儿子就算自己不送也会自己选择去历练的吧!只因他想起了岸英在抗美援朝的前一晚问自己的话:“我做您的儿子真的合格吗?”毛主席真的想说合格,但是他却说:“等到你胜利归来的时候,我就告诉你。”毛主席想到这里眼泪情不自禁的滑落,他的儿子是那么的谦卑,从没有因为有一个做主席的父亲而傲慢,自大,没有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而是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告诫自己“你,是主席的儿子,你不能给父亲丢脸!”毛主席自己喃喃的说:“你合格,合格啊!岸英!你合格!”毛主席想到儿子被炸的时候眼泪像是长江、黄河之水一样连绵不断!在想到自己因为工作就连儿子的遗骸也没看到,想到这里,毛主席这个严肃的父亲,国家的领导人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呜呜的哭出了声……。很快毛主席又想“我为什么哭,我的儿子为了祖国奉献了生命成为烈士,屹立在人民的心中,不愧为中华好儿女,他是我的骄傲,是祖国的骄傲,毛主席随即拿起了笔,写下来一句诗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哀痛的一夜
 
  李以诺
 
  “孩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器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主席在少年时代写的一首励志诗,后来,他的长子,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光荣的牺牲在了战场上,并且,长眠在了朝鲜人民的土地上。真正的实现了那句“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1950年6月25日之时,美国向朝鲜宣战,派美军入侵朝鲜,对此,中共中央拔刀相助,和朝鲜人民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抗击美国的侵略者。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壮烈牺牲,每当想到这里,我都无比的痛恨美军。
 
  毛泽东,它既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又是和平常人一样的父亲,虽然他的儿子毛岸英牺牲了,但是表达了毛主席对他的儿子毛岸英的父爱,谁不想见自己的儿女最后一面呢?
 
  夜深了,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在床上放声痛哭,其实有些话藏在心底,并不是故意去隐瞒,只是不愿意说出来罢了,我想毛主席也是“隐藏”的父爱吧!
 
  毛主席,他既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我向您致敬!
 
 
  哀痛的一夜
 
  周梓萌
 
  那晚毛主席哀痛了一夜,因为他最宠爱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去世了。
 
  毛主席在睡觉时,时刻的喃喃自语:“这是真的吗?这一定是一场噩梦吧!”他不停的翻动身子,想:“儿子你知道人世间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哪!儿子爸爸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啊!毛主席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淌,他每想起儿子岸英时他的眼泪就再一次的流下来了,你平时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你问我:“你做我的儿子合格吗?”我未能当着你的面说这个答案,其实你合格!你很合格!主席说:“我⋯⋯”就这样,毛主席的床一直在响,泪一直在流!

 
 
  哀痛的一夜
 
  梁嘉
 
  那一夜,主席彻夜未眠,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为父亲他回忆着与儿子岸英的离别与团聚的场景,嘴里时不时的念着毛岸英的名字,三番五次地坐起来看自己与他的合照,多么希望他现在就能在自己的面前,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呢。
 
  主席靠在床头,看着已被泪水所打湿的照片,那眼神满是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他放下照片在床上辗转反侧,依然难以入眠,他的两腮微微抽搐,眼泪却早已流下来。那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点点的打湿枕巾……
 
  天开始渐渐的亮了起来,主席坐起来。看着放在写字台上的电报,他拿起笔。手微微颤抖,喃喃着,难道他回不来啦?真的回不来了?我们不能再相见了?但是主席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签了字,并在上面写下了几行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说完主席把电报放在了床边,走出了大门。
 
  身为国家的伟人他用宽阔的胸怀和奉献的精神建设着中国!

本文标签:

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