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离家住校。一个人躺在窄窄的床上,好想家啊,想妈妈!辗转难眠中,回想起那些难忘的夜……
爸爸常说幼时的我睡得少又容易醒,醒了就哭闹,妈妈几乎没睡个囫囵觉,暗夜里轻轻地拍着我,轻轻地哼着歌;幼儿园时爱生病,频频三十八九度的高烧,夜里她几乎每个小时都要起来给我物理降温。记忆中依稀有妈妈出出进进的身影,有温暖的手抚上我的额……
儿时的夏总是炎热漫长。那时刚搬家,没装空调,难熬的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妈妈总是会到我屋里陪我,温柔地低语:“睡吧,妈妈给你扇着。”小扇轻轻地摇,微风习习……年少的我从未想过,漫漫长夜的每晚安眠,都是妈妈的汗水换来的!
【评:回忆往事。一个个无眠的夜,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串起了妈妈对女儿深深的爱。此处回忆与下文的写实,虚实结合。记事时我们可学习使用。】
往昔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妈妈,您为我付出那么多,而我呢?带着感动和愧疚,我决定每个周末回家都要为您做点什么。
【评:记事中,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离家住校,孤独冷清,想家、想妈妈。对母爱的感念,想要回报母亲心理活动的产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交代清楚了事情的起因。】
我能为妈妈做什么呢?回了家,把书包一放,离弦的箭一般冲向卫生间,把准备洗衣服的妈妈吓了一跳,“上厕所?”“不,洗衣服。”我笑嘻嘻地把一脸迷茫的她推出来,把门关上。卫生间响起哗哗的水声,撸起袖子加油干——至少,我自己的衣服再也不要劳累妈妈!
翌日阳光灿烂,偷偷起了个大早,决定做一顿早饭。西红柿用水焯一下?切成小块?嗯,鸡蛋呢,打好了,哎等等,怎么还有蛋壳呢!一顿手忙脚乱,总算做出了点像样的东西。喜滋滋地端起盘向餐厅走去,迎面撞上妈妈,“你一大早忙啥?”我把西红柿端到她面前,笑嘻嘻地说:“我长大了,理解了您老人家的辛苦,我想回报您呀!”妈妈愣了一下,眼光微微一闪,笑道:“坏丫头,就会说好话!”我深吸一口气,不忘告白:“妈妈,上了初中,我真觉得自己长大了,知道自己该努力了,我就想以后吧,找一份好工作,挣很多钱,带您去很多地方。还有,我知道您不容易,我会给您争光的!”我郑重地望着妈妈,她的眼里满是惊喜和欣慰,露出我最喜欢的笑容,像此刻的暖阳,明媚而美好……她拍拍我的肩,什么也没说,快步走回了卧室。
【评:记事,离不开人物的对话描写。“我”对妈妈的“告白”,很生活化,很朴实,发自内心,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要学习本段把对话描写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结合起来描写的方法。人物刻画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也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你的记事就成功了。】
当然,我没有错过她眼角的点点泪光,还有她偷偷和朋友分享喜悦的骄傲:“我女儿真的长大了哦!”也许有时感动明明在心中却因为害羞而无法说出口,可生活不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感动而美好吗?
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像您的爱抚在脸上,像您的笑展在眉梢。感谢您日日夜夜为我付出的辛劳,妈妈,你要一直笑!您给我夜夜的暖,我还您爱一片片……
【评:卒章显志。“您给我夜夜的暖,我还您爱一片片……”在前文记事的基础上,用极精炼的语言,把叙事的精髓揭示点化出来,既点题,又和文中的叙事交相映衬,极好地展现全文的“灵魂”。】
点评:
统编本教材中的作文课《学会记事》中提到:“在写清楚事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记叙的更高要求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亲身经历,说发自内心的话。”这篇习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住校孤独冷清,想家、想妈妈,感念母爱水到渠成;回报母爱付诸行动,让人不禁欣慰感动!记事中双线契合、虚实相生:“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女儿对母爱的感念和回报!”两条线串起了若干感人细节,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做到了“记真事、书真情、写心声”,使记事具有了情感美。
供稿: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李桂贞老师
点评:《春晖》编审组张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