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击不跨,苦难中开花
八年级十三班孔文静
春雷响,万物长,疫情散,山河无恙。这大概就是阳春三月最美的字眼了吧。
人们总盼望新年的开始,然而一场疫情在内陆腹卷而来,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不可捉摸的消息,而后我们固守一隅,关注着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标记,病例数字随着时间过去而攀升。武汉的“空城记”,国家戴上了口罩,打响了这场无硝烟的防疫战。
最近一段时间打开手机也好,电视也罢,荧幕上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当一切堆积,势不可回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已身在其中。病毒猖獗啊,举国动荡。耄耋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在抗疫前线,为抗疫服下定决心丸。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我们驱散疫情阴霾不安疾恙。
帕斯卡说过:“沉默是最大的迫害,圣者是从不缄默的”。钟南山院士仗义执言,毅然发声,在正说论坛中,为了正视现实,为了活下去的希望,钟南山院士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过着“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乐满堂之中,只是默默坚守,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前路虽未知,勇者亦无畏。主动请缨的院士坚毅顽强,请战书上的手印,那是不计报酬,不论收获的逆行者。逆行者可贵,顺行着可赞。
“岂曰白衣,与子同袍”病毒肆虐,口罩,消毒液乃至生活必需品,一海相隔的日本将百万只口罩送至我国并留书鼓励。“山川地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士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是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巴基斯坦从各地征集物资驰援我国,积极评价了中国为抗疫所做的努力,堪称“巴铁”,这些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伸出的援手,为抗疫融入了难能可贵的温暖与力量。
多难兴邦,此次疫情让许多学子无法正常返校学习,“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部门整合出一系列措施,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让孩子们在家自修,见屏如面。显然,网上授课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希望可以快些背上书包,踏入学堂,用拼搏的汗水让祖国繁荣富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难当头,科教兴国。
三月,武汉的樱花又开了。风雨吹不垮,苦难中开花。待到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疫情散山河无恙,愿你我安好。
指导教师:刘肖肖